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翻译(一)
2014/5/10
特邀嘉宾:霍大同
主持人:刘瑾 翻译:陈婉迪
记 录:黄锐 网管:陈丽安
翻译内容:Dictionnaire de la Psychanalyse 第294页
俄狄浦斯(情结)P294
1. 儿童在石祖期对父母爱与恨的投注的整体。
2. 应该引起投注消失,并引起它们被认同所替代的过程。
S.弗洛伊德很快地在儿童生活及成人无意识中定位了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并估计了他们的重要性。“和其他人一样,在我身上发现了,”他在1897年对W·费利斯写道,“我对我母亲的爱以及对父亲的嫉妒的情感。我想,这些情感普遍地存在于所有年幼的儿童中。”更晚一些时候他写道:“很容易确定的是:为了不承认它真的需要努力。事实上,每个个体都经历这个阶段但也压抑了它。”(《对精神分析的抵抗》,1925)
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 在被认为较女孩简单,也较少黑暗区域的男孩的例子之上,弗洛伊德建立了他的描述。在他看来,很难带着确定性去建立俄狄浦斯情结的“史前史”,但他提出,它一方面包含着,对被作为理想的父亲的原初的认同(一开始就是双重情感的认同),另一方面,包含了涉及照看孩子的人(母亲)的最早的力比多的投注。这两个关系首先是独立的,为了实现俄狄浦斯情结而汇集。他在《精神分析纲要》(1940)中给出的描述,允许估计俄狄浦斯情结如何被连接于幼儿性欲的石祖期。“当男孩(约两到三岁时)进入他力比多发展的石祖期,感受到由他的性器官所带来的器官的快感,当他学会通过手的刺激,自主地获得这些感觉时,他就爱上了他的母亲,并且希望以他对性的观察与他的直觉允许他猜测的方式,在身体上占有他的母亲。他通过展示他的阴茎试图诱惑她,对阴茎的拥有让他充满了自豪。一言以蔽之,他过早的被唤起的男性特征,促使他想要取代在她身旁的父亲——直到此时由于明显的体力与他被赋予的权威性而成为楷模的父亲,现在孩子将父亲看作是他的敌人。”
陈婉迪总结:
首先,第一部分介绍弗洛伊德开始研究俄狄浦斯情结;第二部分介绍男孩俄狄浦斯情结,讲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存在所有男性儿童中间,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嫉妒的情感,后面是讲男孩俄狄浦斯情结首先讲到史前史,一方面包含从父亲那获得的最初的认同,还涉及到最初的利比多的投注,以及这两点怎么相互的有关联;我的感觉是有点陌生,和我最初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
讨论:
(注:下面回答问题的刘指刘瑾,霍指霍大同)
1、双重情感的认同,不是很明白,可否解释一下?
刘:你觉得有没有没有情感的认同?
提问者:貌似都带有情感。
2、俄狄浦斯的史前史可否解释一下?
刘:你觉得呢?
提问者:俄狄浦斯前面的时期吗?
刘:对的,弗洛伊德没有理论化俄狄浦斯情结之前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而前俄狄浦斯的发展更多的是客体关系以及精神分析人类学所讨论的内容。
3、为何会引起投注的消失,并且这些投注被认同所替代?
刘:这里讲的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即经过俄狄浦斯期,男孩知道自己不能将母亲作为爱的客体,转而离开母亲,认同父亲。
提问者:俄狄浦斯的史前史是否等于还分不清父母的时候?
刘:我个人理解不是这个意思,为何你会这样理解?
提问者:因为在此之前没有父母,对孩子来说和父母的接触是一样的,没有性别的区分。
刘:弗洛伊德有一些心理的发展期,但直到俄狄浦斯期才涉及到三角关系问题;但在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当中,孩子首先有一个性化的过程,即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性化是在俄狄浦斯前的。
霍:弗洛伊德说在遇到父亲之前,母亲是爱的客体,然后遇到父亲,之前是孩子与母亲互动。正是客体关系说的,母亲作为客体如何影响孩子。拉康也回应这个关系,他提出镜像阶段,孩子一出生不是母亲和父亲同时在场,首先是母亲在场,然后父亲介入。但是没有性别化的时候,父亲也在场,但是不是作为不同的性别在场。在客体关系理论,当时作为客体来说,和弗洛伊德关系想法,他强调母亲作为客体不是足够的好,到了伍林科特更多强调坏的客体对孩子的影响。拉康同意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母亲有性欲望,正是这个性欲望将孩子带到父亲那。而在弗洛伊德那,仅仅母亲是孩子爱的客体,母亲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拉康那母亲是主动的,她有性的欲望,有好坏之分,即母亲也是一个主体,因为拉康的主体是以性来定义的,因此拉康才有主体间性的讨论。
4、主体间性怎么理解?
霍:两个主体间的关系,拉康特别强调言说的无意识,和弗洛伊德的内部状态的无意识不一样,因此拉康构造的无意识有两层意思,在说出来的语言之上构造无意识,而说是指向对象的。
追问:为何他有这样的想法?
霍:这和精神分析的临床联系起来的,弗洛伊德自己没有分析,他通过解释他的梦来构造无意识理论。而拉康具有分析的经验,他认为说者和听者之间有一个无意识的结构,无意识突冒的语言链。
5、如果来访者说了很多故事,但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说,那么这是不是无意识的东西?
霍: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链和分析中的语言链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也是一个冒起,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6、我在说话的时候我感觉有些东西呈现出来了,但是被拆掉了?
霍:还没到重建的时刻,原则上是先拆开再重建。
刘:这是理想状态,不太可能。
霍:对其实拆开时就在重建。
7、歇斯底里和癔症中都存在省略的现象,强迫症和歇斯底里省略的不同是强迫症意识到这种省略,歇斯底里这种省略是无意识的还是意识的,如果是无意识的话和癔症很相似,但若是意识的话和强迫症很相似?
霍:弗洛伊德的观点,癔症和强迫症都是压抑的,强迫症是观念和情绪被压抑了。我的观点是癔症是内中道水平上的过度抑制,而强迫症是内中道水平上失掉了抑制的作用。
追问:强迫症的问题最终是无意识的症状?
霍:是的。
8、为何抑制系统没了?
霍:本来有抑制的过程,在与父母互动时要建立一个抑制和兴奋的机制,但有可能他和母亲的关系很近,没有发展抑制的机制。
9、我以前感觉强迫症更多的是和父亲的关系相连?
霍:弗洛伊德的讨论,认为强迫症和父亲连在一起,但他在讨论鼠人时,将大量鼠人和母亲的联系的讨论删掉了,所以作为临床,鼠人既可能是和母亲的关系,也可能是和父亲的关系相连。
10、强迫症的症状为何有很多差异性?
霍:原因的问题,刚才我描绘的是症状学的问题,在精神器官解剖学的水平上,没谈原因。
11、没有不带强迫症的癔症,也没有不带癔症的强迫症?
霍:这是从症状学的角度去考虑的。首先分症状的类型,不同的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表现。比如心血管问题的人,他是高血压,但不一定有心脏病,在一个病人身上可能既有高血压又有心脏病。
12、拉康派精神分析看的是结构而不是症状,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霍:拉康有公式。
13、追问:有时没有表现症状但被诊断为癔症或强迫症?
霍:我刚才的描述是一个结构性的描述,只是拉康无意识的结构是外部的,我试图从内部描述无意识的结构,回到弗洛伊德。
14、有些人落于这三种结构之间的,还有一个人可能会发生变化,他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比如遭遇一些事情之后,变成精神病的结构等?
霍:完全有可能。
15、在最原初什么时候开始有癔症的隐患?
霍:最早来自于与母亲的互动形成的人格结构。
16、癔症和强迫症发病的时间段是否相同?
霍:目前为止我们知道的情况都是青春期后期的阶段。
追问:也就是二阶人格结构发展不成功?
霍:可以这样说。
17、那么厌食症更靠近癔症还是强迫症?
霍:厌食症是另外一个症状,弗洛伊德和拉康有一个倾向,癔症是女性的倾向,而强迫症是男性的倾向,而现在流行病调查,强迫症男女各半,而厌食症女性居多,你为何一定要将厌食症放在癔症和强迫症之间。
18、我的理解是这三者是有联系的,癔症和强迫症到底是哪个地方的转化出现了问题?
霍:你和强迫症患者工作过么?
提问者:对啊,他自己不能关门,……他进家门总是要往外看,怕……
霍:因为个案提到很多以前的事,有这方面的创伤,有他自己丢东西,拿别人的东西,对未来的恐惧,害怕……既是过去的创伤又是对外来有担心,那你自己就回答了问题。
提问者:我更想听霍老的回答,个案老不好?
霍:这很好,你可以赚更多钱。
提问者:我不想赚钱,想他快点好起来
霍:说明你还不够耐心,与强迫症工作,他在不断的重复,往往患者和咨询师都会失去耐心,你要耐心。你做分析做了多长时间?
提问者:在成都做了快到两年,总共做了快5年。我总觉得我赚他们的钱太多了。
霍:说明你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当你有信心时你会知道,这个钱是你应该赚的。
提问者:我打的是心理咨询的旗号,而不是精神分析?
霍:那当然了,说明你对精神分析的理解还不够,分析的时间当然是漫长的。
19、癔症和强迫症多发还是在青春期以后?
霍:从现在角度,强迫症有早期的特征,而癔症很少了。弗洛伊德当初遇到的癔症的瘫痪的情况更少了。
追问:是逻辑时间还是生理时间的青春期?
霍:是逻辑时间,但两者不能混淆。有一个变化需要大家记住,现在核磁共振研究发现,在青春期大脑颞叶原有的一些神经细胞联结会死掉,而新的一些联结会建立……青春期不仅有……
20、癔症和强迫症的引发原因在哪个段?
霍:在青春后期。
21、厌食症和贪食症也是在青春期?
霍:对,其实就是在孩子和父母分离,独立选择自己的道路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
22、逻辑上的青春期?
我把它命名为人格结构的翻转,通过青春期的翻转,要处在父亲和母亲的位置,通过工作者的位置和独立的男性和女性的位置而进行的翻转。
23、我觉得进食障碍就如霍老说的那样,当他看到和父母的不同,他的症状就会减轻?
霍:谢谢你的补充。
24、咨询师通过帮他做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咨询吗?
霍:这是退而求其次,最好就是让他自己说出来。他抗拒父母,也就是抗拒你,当他对你的抗拒减少的时候,他对父母的抗拒也减少了。
一下是第十八个提问者的互动:
刘:刚才那个强迫症个案是成人分析还是青少年?
提问者:是青少年。
刘:那钱是父母还是青少年给的?
提问者:我要他自己付费,我让他选择付多少钱好,从20-noo,结果他选了最少的付费,所以收的好少。我觉得收得太少了,但也没有办法了。
刘:为何要他自己付费,而不是青少年父母?
提问者:是他父母付的,他在帮他父母。这个孩子太优秀了,所以我也接受了,他的制作太不一样了……
刘:我没法说什么,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框架和设置是什么样的。如果是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中,也许分析家的转移太多……我们下一次接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