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的运动
杨眉
冲动的概念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通过对一个特殊的蒙太奇的假设用以说明与客体的关系和对满足的寻求的多种形式。弗洛伊德在1905年的《性学三论》中正式提出了Trieb这个术语。在早期,他强调了性冲动的实质和作用,区别了性冲动和自保冲动并将之对应于种系的和个体自身的生存和延续。之后随着自恋的概念的引入,他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主体和客体的,也即内部和外部的区分,从而提出了自我冲动和客体冲动这个新的二分法。但是这个二分法并没有被坚持到弗洛伊德理论发展的晚期,战争的影响促使弗洛伊德开始思考强迫重复和死亡的问题,最终他将性冲动和自保冲动划入生冲动的范畴,并提出“将生物带到无生命状态”的死冲动与之对立。从而完成了他的整个的关于冲动理论的构想。
一. Trieb的翻译问题
冲动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从它被弗洛伊德定义为“连续涌出的躯体内部刺激的来源的精神代理”之日起,就被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冲动这个概念发展的历史上,曾有过对于这个术语本身命名的激烈争论,而这个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冲动的动态性。因此我们可以以这个命名的争论作为突破口,来明晰弗洛伊德早期对于冲动的运动的理解。
Trieb这个源自于能量的概念使得这个德语词的英文和法文的翻译都遇到了困难。首先要理清的是刺激和冲动之间的差别。在1905年之前弗洛伊德讨论的一直是两类刺激的区分——“饥饿和爱作为生物体的两类最为强大的动力。”刺激由外部而来,加诸于主体之上,迫使主体作出单一和孤立的反应;冲动作为“来自人体内部的兴奋的一种持续性的来源的精神代理”,同时具有躯体的和精神的性质,而这个边界性的位置提供了主体自身的能动性。其次是本能和冲动之间的区别。本能是指在动物学中某种遗传性固着的行为。同质性,先构性和对象性是本能的三个主要特征。而冲动虽然在早期被认为是同质的,但在后期有了生死冲动的对立,变成了异质。况且冲动来自内部刺激,其对象是偶然的,多变的,只有根据主体的历史才能被选择。所以本能和冲动应该被严格的区分开。最有利的佐证则来自于词源学。德语中动词treiben(推)与名词treib(冲动)对应,强调了冲动的推力的不可抑制性和动力性。而在英文中,drive这个词既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也可以作为一个名词,很好的表述了冲动这个概念的特质。这个词的选用在英文版的标准版第一册的导论中有过论证,在此不赘述。而pulsion一词被Angelo Hesnard引入法国精神分析界,以其原意——“推的动作”而被确定为冲动的法文译法。
二. 弗洛伊德对于冲动的运动的讨论
弗洛伊德的思想受其老师布伦塔诺的影响,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指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内容而是活动。比如我们观看某个物体,观看的这个过程而非物体本身才是心理现象。因此,心理现象有意向性和活动性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弗洛伊德在一个时间性的维度上对冲动的运动给出了解答。他把冲动分为起源,推力,对象和目的四个部分。起源是躯体性的,出自于也许任何一个器官的兴奋;推力作为冲动的能量的表现将冲动自身引向对象从而实现其目的;目的即冲动的满足,机体达成一个冲动的卸载的可能性,将紧张重新引向更低的水平并实现冲动临时性的衰灭;对象则是使得其目的实现的任何东西,具有多样性和不固定性。对弗洛伊德而言,冲动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强烈的生物学的色彩:来自躯体某一个器官的内部的兴奋造成机体的紧张,这个紧张是一个能量的堆积,带来不快的体验,为了消除这个不快,机体选择对象,将冲动的能量释放出去,从而实现能量的卸载,降低紧张的水平使冲动得以满足。但是这个不快的消除是暂时性的,因为能量很快会再次堆积,紧张会再次出现。冲动的运动将不停重复这个从堆积到冲出再到卸载的过程。因此从整体来看,冲动的运动是一个一维的过程。在时间这个轴上,它的运动类似于正弦函数。但是如下图,对于0和1这个极限值,冲动的运动曲线只能无限接近而无法达到。也就是说,冲动即不能被完全消除,也不能完全实现其满足。
三.
拉康的发展
拉康认为冲动在主体的形成中有一个本质性的功能,即一个在主体诞生时就已经丢失了的冲动的客体的再找回构成了主体。特别在第十一个讨论班中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首先,从冲动的推力的恒定性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使之有别于生物学的功能并与欲望区分开来,他提出“通过一个相同的关闭的外廓而穿过所有有限的表面的通量是恒定的”,也即是说,冲动的推力是一个仅仅依赖于起源的开口的恒定物;其次,强调了客体的多变是如何证明了它对于任何一个需要的独立性,并说明了固着是怎么和客体小a相关——“弗洛伊德对我们说,事实上是作为一个洞,一个空出现,而被任何一个客体填补”,捕获物(la proie)这个词的出现同样很好的说明了冲动的运动轨迹——冲动通过“兜了一圈”来实现其满足;此外,所有冲动的目的是通过它出去然后返回这样环状的循环来实现的,因此拉康说冲动能在其让人不堪忍受的症状中获得满足,但是主体却不能因此获得满足——既然在分析中可以把一切病态的或是非病态的情景视为其满足的达成,病人自己则希望寻找另一种形式,我们也许可以把冲动的运动视为包含了两个方向的运动的结构:一是环本身内部的运动,即拉康所言冲动出去然后返回的过程;二是环与环之间的运动,如同投进石子的平静水面上水波的运动,从一个环到另一个环,这个运动指出了和对客体的任何一个捕获的共存的不可能性,也就是冲动的满足的不可能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冲动是实在界的。可以说,与弗洛伊德所采用的生物学观点不同,从拉康来说冲动这个运动的特质更多的是空间性的。
四.诞生于阴阳学说的新的冲动概念
但是,假如如弗洛伊德和拉康所言,冲动只是一个向外的,冲出去的概念,如同福原泰平所理解的那只到处乱跑的野猪,那么对于主体而言,只有出去的东西,显然是无法维持其生存的。因此霍大同教授在中国的阴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阳冲动和阴冲动的说法,使冲动整体的运动成为可能。
冲动的阴阳二分是和主体和客体的二分联系在一起的。主体的确立不是依赖它自身,而是依赖于客体。一个主体对自己而言是主体,但是对于另一个主体而言,它就是客体。放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这个二分性就更加明显:弗洛伊德和拉康看到了主体是一个孩子,他对于母亲这个彼者有一个诉求,有一个向外出去,朝向母亲的冲动。虽然弗洛伊德单向的解释了这个出去的冲动的生物性,拉康用镜像阶段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在母亲的象的面前冲动是如何返回主体,但是他们都没能看到,既然此是由彼定义的,那么母亲和孩子互为客体,对于孩子而言,母亲也是一个主体。在母子关系中,就不光存在一个孩子朝向母亲的冲动,还有一个母亲朝向孩子的冲动,如下图:
冲动 客体
↙↘ ↙↘
此冲动 彼冲动 此客体 彼客体
(彼客体)(此客体) (彼冲动)(此冲动)
这里存在一个假设,即此客体等于彼冲动,此冲动等于彼客体,霍大同教授曾用动名两性予以论证。我们可以就母子之间目光和形象的关系问题来看冲动的运动,如下图:
正常情况下,孩子作为此,他的目光以看的冲动的形式出去,抓捕到母亲的像,然后这个像返回孩子的眼睛的同时,作为彼的母亲的目光投出来,也会带着孩子的像回到母亲的眼睛。这整套冲动的运动过程构成一个循环,和母子之间言说和倾听等冲动的循环一起,保证了母亲对孩子的人格结构的传递。
可以看到,拉康的客体小a的概念在这里得到了补全,这个洞不光是冒出一个冲动抓回客体加以填补自身,也同时作为另一个冲动的客体来承接一个进入的,凹陷的冲动。阳冲动和阴冲动同时作用构成主体活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