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l年第4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15期
关于颜色感知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霍大同
(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四川成都 610064)
[摘要]从颜色的物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国传统的颜色感知理论进行分析。包括阴阳五色理论;强调"形"的本土传统与强调"色"的印度传统的对立;法家的刑名说;名家的形色分离;道家的玄鉴与佛教的明镜概念蕴含着两种不同的视知觉理论和认识论。提出了一个能同时知觉到颜色的三种属性的理想模型。
[关键词]颜色感知;形与色;玄鉴与明镜
[中图分类号]B84-—05;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6-0766(2001)04-0036-071 OnSeveralPsychological Issues of Color Perception
HUO Da-to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
Abstract:Beginning with some basic concepts of psychophysics of color, the auther analyzes the tmditional theory of color perception in ancient China.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Yin –Yang-Five-Color. a contrast between the Chinese tradition which puts much importance on form and the Indian tradition which emphasize color;the Legalist’s Xing-Ming-Shuo(theory of punishment items),theLogician’s separation of form from color and Taoist’s Black Mirror and Buddhist’s bright Mirror which embody two different theories of visual perception and two different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es.In the end ,the autbor comes up with an ideal model which can indicate simultaneously all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color.
Key words: coor perception; form and color; Black Mirror and Bright Mirror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企图从对颜色感知的角度,来对中国古代的若干理论派别:儒家、法家、名家、道家和佛家等,提供一个心理学的提纲挈领的理解。
我们理解的基础自然建立在现代的关于颜色的物理心理学的成就之上。而这些成就并非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懂得,因此我们首先有一个关于颜色的物理心理学的简单介绍,然后才进入主题。最后,针对现在物理心理学对颜色感知的研究的局限,我们提出了一个动态的颜色三要素同时感知的模型。导致该模型产生的灵感来自我们对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关于视知觉的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的解释方法的理解。
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心理学诠释,从而找到这些思想与现代西方科学理论之间可能有的存在于无意识水平上的共同基础c根据作者的陋见,这样的工作似乎还从来没有人做过,尽管它对促进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这一研究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筚路篮缕。在此意义上,我们只能、或者说不得不满足于一种提纲式的勾勒,一种点到为止的描述,而非一种对每一个观点都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性分析。在可供借鉴的研究缺乏,仅仅依靠我们自身努力的情况下,这种系统性分析显然需要假以时日,留待未来c
这也构成了我们将这一类似于研究提纲的东西发表出来的目的之一。希冀它能唤起大方之家的兴趣,能引来大方之家的批评与赐教,从而将这类研究深入下去。
一、颜色的物理心理学
(一)色的三种属性:色调、浓度与亮度。
色调对应于通常意义上的各种颜色,它由红、橙、黄、绿、蓝、紫等六个色相所组成。
这六个色相的确立源于棱镜对日光的分解实验,在这实验中我们能够从棱镜中观察到这六种颜色按其波长整齐地排成一行的图象,其中红色的波长最长,故排在这一端,紫波最短,故排在另一端,剩下的四种颜色则排在两者之间。
同时,在这六个基本色相中,某一个色与另一个色是相对的,或者互补的。其次,光谱的两
端看起来很类似:在短波端是深蓝色或深紫色,而在长波端的是紫红色。据此,就可以将由
光谱
得出的彩色序列卷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圆圈,从而使互补色正好处在圆的直径的两端c
注:此图取自P。H。林赛,D。A。若曼著《人的信息加工——心理学概念》第75页,科学出版社1997年。图中的紫色区域是单色光不能产生的混合色彩区域。
该图标明了各彩色的名称,以及在光谱中所看到的产生这些彩色光的波长的大致位置。
亮度,亦称明度或者灰度。当把两种互补色以差不多的数量混在一起时就得出灰色,所以将灰色放在圆心。因此,圆心就成为代表灰色(亮度等级)的点。
所有没有色彩的感知觉都属于对亮度的感知,包括形态、运动等内容。人们通常使用黑、灰或白这样的术语来表达这一类感知,其范围可以从黑—亮度极小—经过灰色—直到白色一一亮度极大。
尽管,从物理学的立场上看,黑、灰、白色因其未包涵在可视光谱中,而不能够加到彩色中,故只能被称为无彩色。但是,在心理上它们拥有完整的色彩性质,同时,在颜料方面,它们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某一彩色的颜料混合白色时,将比较明亮;相反,混合黑色时,则变得深暗;加入黑与白混合色(灰色)后,该彩色将失去彩度,从而变成中间色(浊色)。
浓度,或者彩度。它代表为了产生所感知到的彩色在白光中必须混入的纯单色光的相对数量。具体来说,上图圆周上的所有点都是高浓度的彩色c当从圆周向圆心移动时,浓度将逐渐降低,标明灰色的那个圆心点的浓度为零,而在圆心与圆周之间的中点,则有中等大小的浓度。以颜料而论,则对于每一个色相,其所加的灰色越多,其彩度就越低;相反,其所加灰色越少,其浓度就越高。
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地图示为:
其中,上、下轴表示亮度等级;向心离心轴表示浓度等级;左、右旋表示色相的变化。
(二)视觉的色、形二元感知。
我们的视网膜并非一个光敏感物质的连续表面,它是由大量的单个光敏感基元,即感受器组成的。每个基元对照射到它的光都能发生反应。在我们人类和猴子之类的动物中,这些基本光敏感单元按形态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种为棒体(视杆)细胞,另 一种称为锥体(视锥)细胞。其他种类的动物则只具有这两种细
胞中的一种,并非两种都具有。比如,鸽子有锥体细胞,而猫的视网膜则几乎完全由棒体细胞组成。棒体与锥体在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它们实际上属于同一眼睛中的两个分离的系统。每一个系统具有自己的特殊的反应特性。锥体具有颜色视觉必须的各种光化学物质。棒体对光的敏感性较锥体强约500倍,但是,它们却不能提供关于颜色的信息。
对人类而言,每只眼睛具有近600万个锥体细胞和大约12000万个棒体细胞,即总共12500万个光感受基元。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也是不同的。棒体在边周占优势,而锥体则在中央区占优势。亦即存在着:中央区一一锥体一彩色与边周区一一棒体一一形状与运动(即亮度)这样两个感知系统的分离与互补。
更具体地说,当投向中心区的光引起神经节反应增加时,边周的光则引起反应率的下降。相反,当中央区刺激引起抑制时,周围区则引起兴奋。中央区主要对颜色敏感,边周区主要对形态与运动敏感。这样的二元感知觉模式显然与我们是先勾勒形体,再对形体填色,绘出肌理的作画过程或者更一般的图象制作过程相匹配的。
二、中国传统的颜色理论
(一)阴阳五色理论
在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有一个关于颜色的子理论。这个理论将青、黄、赤、白、黑视为五种基本颜色,并且将这五种基色与东、南、中、西、北之五方(空间理论);木、火、土、金、水之五行(物质理论);角、徽、宫、商、羽之五音(音乐理论);仁、礼、信、义、智之五常(伦理理论)等相匹配,从而构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理论。
以前边提到的近、现代西方的颜色理论衡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传统的五色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一,由黑、白色所组成的亮度(灰度)序列。二,由青、黄、赤三色所组成的色调序列。
如果将阴、阳概念具体化为淡、浓概念,即由阴、阳来表示浓度,阴代表低浓度,阳代表高浓度,则我们亦可有一个大致与近、现代颜色的三属性理论相类似的传统理论。
注意,在青、黄、赤三色中,赤、黄概念与近、现代颜色理论中的红、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青则包括了蓝、绿二色。在英、法等语中,没有"青"字,故"青"要么被译成"蓝",在诸如"青天白日"这样的语境中;要么被译成"绿",在诸如"青青河边草"一类语境中。
现代色彩知觉理论认为,有四种基本颜色:蓝、绿、红、黄。其中蓝与黄相互颉颃,绿与红相颉颃。准此,则中国传统五色中的青就既与红,又于黄相颉颃。也就是说,青与红混合产生灰色,青与黄混合亦产生灰色。
(二)儒家的服色观 ·
阴阳五色理论并非一个仅仅局限于解释颜色的理论,它同时亦是个实践性理论。根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人们将五色与五行,五方和四季匹配起来,并按此而修建了其基本结构如图3的天子的住所:
并且要求天子在春季,着青色之衣,住东方之屋;在夏季,着赤色之衣,住南方之屋;。。。。在冬季,着黑色之衣,住北方之屋。
进一步,人们将朝代的更迭与服色的变化联系起来,所谓"改正溯,易服色”比如夏朝尚黑,殷朝尚白,…明朝尚赤,清朝尚黄等等。
尽管颜色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但是,将"色"作为宇宙、世界和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的观念不仅不出自儒家,亦不出自中国的其他思想流派,比如法家、名家、道家等等,而是出自由印度传人之佛家。几乎所有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都以"形"而非"色"为宇宙、世界、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指天上的所有东西以"象",亦即虚形,为其共同特征,地上的万物则以“形”,亦即实象,为其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在中国自身的诸理论中,形始终是第一位的,色是第二位的。相对于这种形一色观的是佛教的色一相观。在后者,色是第一位的,相(形)是第二位的。
这种差异是否有环境的因素呢?比如,因印度所在的地理位置更近赤道,光线很强烈,色彩更绚丽,光的剌激比中国强,从而导致了其对色彩的强调。而在中国所处的自然环境中,色彩相对较谈,光照亦较弱,从而有对形的强调与对色的淡化处理。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来自遗传学,即,在中国人的视网膜中,视杆细胞的数量多于印度人。其边周棒体即形状感知系统的功能亦因此强于后者。当然,还有相反的可能性,即,恰恰是印度人的视锥细胞系统不及中国人的那样敏感。为了弥补这一先天缺陷,从而强调色的重要性。对应的,是中国人在生理机制上对形状的感知不够敏感,故要强调形的重要性。
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据一项美国的统计:先天色觉缺陷在男性白人中为8%,、但在各种亚洲人(黄种人)和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黑人和墨西哥人中要低得多。同时.先天色觉缺陷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0倍。考虑到印度人的欧罗巴白种人的起源,先天色觉缺陷发病率当归在白种人范畴,而非有色人种范畴。
上述关于环境与遗传学方面的考虑纯系我们的主观猜测,冒昧地写在这里是希望有大方之家能给予解答。
(三)法家的刑一名说
既然万物均以有形为其存在的首要特征,那么,形与名的匹配实际上就是所指(语言所·指示的对象)与能指(语言自身)的匹配。由于中国文字的特点,形名的匹配亦指字形与字音的匹配。形名之学即是语义分析之学,或者按习惯的说法,是名实之学、正名之学。人们要么循名以责实,要么因实而正名。在孔老夫子的名句"瓠不瓠,瓠哉"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实"仍是以"形"为其主要内涵的。
这个"形"亦通"行"与"刑"。通"行",是因为"形"就其动义而言,有"显现"之义,即,形乃物之自显,形自行其形;亦有"见"义,即,形乃物之被(观察者所)见之形。故《荀子·劝学》有"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通"刑",即所谓"随器而制形"。将某形赋予某物,或者改变某物之形乃"刑"之本义,亦即"形"之施动义。
似乎正因为"形"之动、静二义,才使形名之学向刑名之学的转变成为可能。后者将一般性的循名责实具体化为专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循名责实;如果某人之行为违背或超出了其社会角色所规定的内容,那就要对他(她)施之以刑,罚之以罪。
韩非子所举的一个小例子颇能说明这一点:"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见君之寒而加衣于君之上。昭侯觉寝,兼罪典衣与典冠,云:‘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韩非子·二柄》)
(四)名家的形、色分离
如果说形与色乃视觉感知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对应于视网膜细胞的二分),则具体的颜色,比如白色、黄色;具体的形,比如马形、牛形,均为二阶范畴。而由形与色组成的名词"白马"则当属于三阶的概念。因此,我们有:
在此意义上,白马作为色形相加的综合体既不完全属于色或者白色的范畴,自然亦不完.全属于形及马的范畴,自然会有白马非马命题的提出。然而,公孙龙为什么不说"白马非白"呢?尽管从逻辑上讲,"白马非马"与"白马非白"应该是等价的。因而,公孙龙的偏好似乎暗示着,在中国人的无意识中形比色更实在。
类似的,当印度的佛法大师或者中国的佛教大师们在讨论色相问题时,是否会依色先相(形)后,色重相(形)轻的理由,不讲"白马非马"而讲"白马非白",亦即,他们是否认为色比形更实在呢?
形比色更实在,当是以手对物体的改变,重塑物体的形状之经验为基础。在人类的初期,打制石块,必先择其形与质,尔后再变其形。色比形更实在,恐怕与用火的经验相关。火的烧灼会导致物体的颜色改变。
另一种考虑亦是可能的。印度的佛教大师们并非认为色比形更实在,恰恰相反,他们同样认为(或者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认为)形比色更实在。但是,由于要强调世界的变化无常性,故有意使用"色"这一比"形"更难捉摸、更不稳定的概念来立论,企图以色的不定性与易变性来证明世界的不定性与无常性。
(五)道家的玄鉴与佛教的明镜
如果,形之为形(即其形能被或已被观察者所见),首先在于该形与背景之间的明暗差异的话。那么,一当这一差异消失,即在形与背景的明暗差异为零的情况下,形与背景就将溶为一体,从而有形的消失,有形即变成无形。
形与背景溶为一体,形消失于背景之中,是在两个极端状态中发生的。一是纯暗状态,即一般所谓"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状态,在该状态中全部形都被黑暗所吞没。二是纯明状态,比如,当强光直射眼睛时,我们感觉到的仅是"白花花的一片"。在此情况下,全部形亦都消失于光照之中。
在这两个极端状态之间,我们有明视域(高光照状态)与暗视域(低光照状态)的二分。在前一种状态下,我们更多地是对颜色的感知;而在后一种情势中,我们更多的是对形状与运动(即形之行)的感知。
形之消失的另一个条件是它相对于观察者的远近变化。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而言,只有在它位于某一特定距离,它才能最清楚地被观察者所观察到。如果它距观察者太近,或者更为极端的,它贴近观察者的眼睛时,观察者感知到的亦非该物之形,而是一片漆黑。反过来,如果该物逐渐远离于可视范围之外,它将由一个三维的形体逐渐变成一个黑点或者一个亮点(依其与背景的明暗关系而定),并最终消失。
与前面所提及的彩色感知的高照明度和形状感知的低照明度相对应,对某一特定观察对象而言,其形状被清楚感知的最佳距离要大于其颜色被清楚分辨的最佳距离。
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组对立的感知状态:一是明与暗的状态,二是远与近的状态。在这里,我们想指出的是:道家是以暗与远的感知经验而立论的,佛家则以明与近的感知经验而成说的。前者执玄鉴之观以去形,故谈形虚;后者则持明镜之论以去色,故言色空。
玄鉴之观对应于外视域的空无一物的玄空(暗而空)状态,及无形到有形(即形之初显于空视域的远端)与有形到无形(形最终在视野的远端消失,仅剩下空的视域)的能够充分显示形之生灭变化的临界状态。
以天为鉴至少可以追溯到周代,我们有"天监代殷" (《诗·大文皇序》),"天监有用"(《诗·大荡蒸》)等等为证。监与鉴通,按其动义,为天看、天视;按其名义,则为天镜、天鉴——如铜鉴、水鉴之类。若依"天玄地黄"之说,则天鉴即为玄鉴。前者以质名,后者以色名。
因水亦为玄,故水鉴亦称为玄鉴。《淮南子·修务》有:“‘诚得清明之士,执玄鉴于心,照物明白,不为古今易意。’注:‘玄,水也。鉴,镜也’”。天与水得称玄鉴,是因为只有在天、水一色之类的情境中,我们才可能获得一个纯粹的,或者说一个准空的视域感。王勃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与朱嘉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都表达了这种对纯视域感知的经验。但是,只有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才给出了对于这种纯视域的特征与作用的形而上学的陈述。如果说道家的玄鉴状态的获得依赖于对外部世界的静观的话,那么佛家的明镜般状态的呈现则是对内心世界的静观(禅定)的结果。在禅定的初期,内视所见到的只是各种意象(记忆象与幻觉象)不断地涌现与消失(即通常所谓的"意识流")。但是,随着禅定过程的深入,这些心理意象(色相)会逐渐消失,一种镜面般的明澈无物的纯内视域状态逐渐呈现出来。随着禅定的继续,.这种明镜般状态在每一次禅定中不仅出现得更早、更快,且其持续时间也越长。
支撑这种状态的生理学基础不仅仅是一种缓而慢的呼吸,还在于轻微的眼动控制,让眼睛保持一种节奏缓慢的规则性颤动,以此来维持整个视神经系统在一种低代谢水平(由慢给定)上的动作。这种运作是使我们的内视觉具有足够的亮度,从而有明镜般感知的获得的生理学基础。
在著名的神秀与慧能之间的争论中,代表传统观念的神秀认为尽管诸色皆空(对应着禅定中的意识的流动与消失),但,明镜台与菩提树还是实在的。而慧能则大胆地提出,内心的这种明镜般状态与支撑这种状态的身体和诸如色相一样仍然为空。从纯粹的学理上讲,只有到慧能那里,佛教的诸色皆空之论才获得了一个真正的、彻底的、遍在的理解与解释。
三、一个能满足于同时见到色的三属性的模型
上面所言的关于对颜色的感知均以处在静止状态的观察者与处在运动状态的观察对象而立论。现在,我们想把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以猜测在观察者为动,观察对象为静,或者两者都运动时,观察者对颜色感知的情况。
我们假设把颜色实体化为某种颜色子,比如类似于Munsell的球形色立体的颜色子。它由色调、亮度与浓度三要素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显示。
在颜色子不动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感知到从白到黑,或者从黑到白的全部亮度等级的话,则,我们必须对颜色子作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纵向垂直运动才能够实现。
同样,如果观察者做环绕颜色子的运动,那么观察者将会感知到一个接一个的色彩变化。如果,观察者的绕行是从右到左,则他看到的将是红——橙……蓝紫——红的色相变化;如果,他的绕行是由左到右,其对颜色的感知将为红——紫——蓝……橙——红的序列。如果,在观察者做绕行运动之时,颜色子亦做与他的绕行同向的自旋,且两者的速度一致,则观察者感知到的就始终是一种颜色。
为了知觉到颜色子的浓度变化,则据第一节中对浓度的解释,我们可知;观察者必须对颜色子做向心或离心运动才可能获得从最浓到最淡的整个浓度序列的感知。
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察者只要做三种不同的运动,他将会分别感知到颜色的三种基本属性及每一属性所包涵的等级内容。那么,观察者能否将这三种运动结合起来,做一种同时包括上——下(对应亮度感知),环绕(色彩感知)与向心——离心(浓度感知)三种运动的综合运动,从而同时获得对色的三属性的综合知觉呢?
如果,回答是"可以",则观察者所做的这一综合运动将如图4所所示:
该轨迹从形状上讲是一个扭转了360度的"8"字形或“麻花”形, 类似于拓扑学中的Mobius带,一个扭转了360度而非180度的Mobius带。其在二维空间中的投影如图5